找到相关内容77篇,用时1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识蕴

    ,没有不能缘虑的。第七末那第八识见分,恒常无间地执为自我,不缘相分识中种子及相应法以为我所,我我所执不俱起故;以此识俱萨迦耶见任运一类恒相续生,无容别起我所执故。第八识缘三类境:一有根身,二器世界...诸识行相有粗细、缘外、间断不间断等的不同,因此借助的生缘也就有多少的差别。眼识现行,若依肉眼来说,必须具足九才能生起:即空、明、根、境、作意、根本、染净、分别、种子。空就是眼识,缘色境时必有的一定的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448279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30)

    人应该有这种亲身体会,自己心比较清净的话,背诵也可以,安住也可以,思维法义也没问题,但如果心比较乱或者环境比较嘈杂,修行增上有一定的困难。 当然,断除一切分别念需要外缘和是具足正知...众生,一点大乘的味道也没有。 不管是修密宗,还是修显宗,首要前提就是具足大乘菩提心。阿底峡尊者说过:“大小乘之间的差别,以菩提心来区分;外道之间的差别,以皈依来辨别。”这一句话非常重要。很多人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3442218784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二讲

    ,所以叫“意识”,就像眼识依于眼根生起,所以叫做“眼识”。   此之意根,从无始来,第八识之见分,虚妄执为实我实法,故名为末那识。梵语末那,此翻为意,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。   这个能生第六意识的所依或意根是从无始以来,第八识的见分虚妄地执为实我、实法,所以叫做“末那识”。末那翻为“意”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42208325738.html
  • 佛眼看人生:第三篇 健康

    条件到底有那些呢?《大智度论》上说:生病有’外缘’(外在条件)和(内在条件)  (一)外缘(外在因素)  1、受到寒热饥渴。  2、摔伤、或碰伤。  3、细菌感染--空气传染、饮食传染、接触传染。 ...盖被只不过是感冒的’’和’导火线’罢了,这不是感冒最要本的原因。  同理可知:’过度疲劳’和’淋到雨’……等也都只是感冒的’外缘’,而不是真正的原因。因为有许多人淋到雨不会流鼻水,或者虽然工作劳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039380.html
  • 观修人身难得

    有余者,较此尤愚迷?  又说:  暇满人身极难得,既得能办人身利,  倘若今生利未办,后世怎得此圆满?  既具足外缘,有善知识,也具足,已得暇满故。今生若是不修,后多生轮回中,暇满难得。又今生时短...哀愍心,惠施随顺净命资具,所谓如法衣服、饮食、诸坐卧具及病医药等。  以上为《瑜伽师地论》中所说。三、思惟义大  如今人身已得,佛法亦闻,具足暇满,若不发起为究竟利乐而修清净法之心,仅于现世未死之间,...

    释恒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739821.html
  • 止观的实践-兼评《菩萨道次第广论》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

    外缘得。有二,谓缘全身及缘依身法。缘身又三,谓即自身为天形像、缘骨缫等不净行相、缘骨杖等三昧耶相。缘依身法又有五种,谓缘息、缘细相、空点、光支、喜乐。向外缘者亦有二种,谓殊胜及平庸。殊胜又...一、前言 「奢摩他」汉译为寂止,简称为「止」。「毗钵舍那」汉译为胜观、观,简称为「观」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,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。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士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在上士道的最后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5443302.html
  • 受菩萨戒之功德

    向位,回有为行,入无为心,以上即是三贤位。真理,可断见思尘沙烦恼,相似见到佛性,是为凡,自觉觉他,二者均等。  五、十地位,神通妙用,由地发生,登地以上,称为圣人,能断无明烦恼,正见佛性,十地... 四无量心者,即慈悲喜舍是也。通名无量者,由于利他之心广大,所众生既无量,能之心亦无量,可得无量福,而感无量果。  一、慈无量心。慈名爱念,菩萨爱念一切众生,常求乐事,随彼所求,而饶益之,修慈能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147659.html
  • 《菩堤道次第广论》念死修习之心得

    不同于它处众生寿量的固定,南赡部洲人寿量的特色就是不确定,死期未知之下,不论老少皆有可能随时离世。  因相2-2 思惟死极多,活缘极少:疾病和四大不调的损害,以及能致丧命的种种外缘侵扰极多;而能...,自己仿佛搭上生命的飞梭,用尽全身力气和数不尽的泪流,穿越时空看见生死交织的世间实相。  从此,我收起天真浪漫的梦想情怀,正式向不谙世事的青稚思想告别,一心一意投注在弥补生命苦迫与缺憾的志工工作里。...

    见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150148.html
  • 秉烛焚香话铁炉

    离不开僧俗弟子爱国护教的,特别是那几位既有卓识又具雄心,敢于不惜生命艰苦创业的老一辈比丘尼,更加令人肃然起敬!让我们沿着她们的足迹,来回顾一下那段难忘的岁月吧。   苦心经营,功不可没   十年...于深林中。身临此境,给人以超尘脱俗之感。更有红墙隐约,依山绕寺,起伏跌宕,宛如一条长龙卫护着古刹的门户。堂佛像严饰,气象万千;诸天云集,栩栩如生;还有香烟渺渺,风铃阵阵,犹如尘世之中的一方净土,滚滚...

    苦 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0752361.html
  • 清代西藏郡王颇罗鼐敬献给雍和宫的两尊佛像

    舟形。背光上的雕饰极为繁缛,它的外缘高浮雕云朵状的火焰纹,背光的顶部和左右两边刻七佛像。七佛像皆坐在莲花上,虽然只有七尊佛,但它其实代表的是千佛,寓意“一佛出世,千佛护佑”。背光上的雕工都采用高...

    马兰 黄春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5152852.html